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68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27篇
中国医学   157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介绍唐为勇方剂辨证二陈汤在儿科临床中的妙用,对于二陈汤的加减变化,探讨二陈汤及其衍生方在儿科中的多种运用,从而运用方剂辨证对临床进一步作指导。  相似文献   
52.
通腑活血法临床应用广泛,其类方亦疗效显著,值得深入系统规范化研究。通腑活血法奠基于汉代张仲景,发展于金元时期张从正,完善于明清时期吴有性及吴鞠通,发扬于近现代诸多医家。收集整理历代通腑活血方剂46首,根据通腑、活血逐瘀、攻补之力、轻重缓急不同,可分为逐瘀泄热桃核承气汤类21首,泻热破瘀大黄牡丹汤类11首,破血逐瘀抵当汤(丸)、下瘀血汤类7首。祛瘀扶正大黄虫丸类7首;统计通腑活血方药物使用频次,提示大黄与桃仁分别为泻下通腑药与活血化瘀药中的高频药物,是通腑活血方常用药对。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初步探讨消幻汤含药血清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SY的增殖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7d给家兔灌胃给药,制备消幻汤含药兔血清、利培酮含药免血清及空白兔血清。将上述血清作用于SH—sY5Y细胞24~72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舍药血清干预48h的SH—SY5Y细胞的形态,并且每24小时采用MTT法检测SH~SY5Y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消幻汤含药血清处理48h的SH—SY5Y细胞突起较长,细胞间接触紧密,并且伸出伪足,虽表现为增殖旺盛,但消幻汤含药血清对SH—SY5Y细胞的增殖与空白血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利培酮含药血清则可显著增加sH—SY5Y的细胞数量,呈现对数增殖趋势,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幻汤含药血清对SH—SY5Y细胞的正常形态有促进作用,而对SH—SY5Y细胞的正常增殖无显著干预作用,与利培酮舍药血清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低转运性骨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将5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案,给予高钙低磷的饮食,保证每日钙元素摄入量达到600~1200 mg,磷的摄入量不超过600 mg,且每日口服0.5μg OHD3、4.5 g健骨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补骨汤进行辅助治疗,1剂/d,1个疗程为3个月,对两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出现腰痛、全身骨痛肌肉等临床症状的治疗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钙、血磷、血PIH值、血BAP值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经过治疗后腰痛等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论:尿毒症患者低转运性骨病在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补骨汤进行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加味温胆汤与开博通(卡托普利)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Ⅰ、Ⅲ型胶原及AngⅡ的影响。方法:将48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SHR对照组(SHR-K)、加味温胆汤高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H)、加味温胆汤中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M)、加味温胆汤低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L)、加味温胆汤中剂量组(Z)及开博通组(X),每组8只,治疗8周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观察Ⅰ、Ⅲ型胶原及AngII的改变。结果:加味温胆汤和开博通联用药治疗后,各剂量组大鼠收缩压均有所下降。加味温胆汤和开博通联用药高、中剂量组大鼠下降最明显(P<0.01),且降压效果优于加味温胆汤中剂量及开通博;各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SHR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型蛋白的表达,温胆汤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作用显著,明显优于纯中药组和西药开博通组;局部心肌AngⅡ与自然病程对照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局部心肌AngⅡ浓度(P<0.05),其中加味温胆汤大剂量与开博通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与自然病程对照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浆AngⅡ浓度(P<0.01~0.05)。其中加味温胆汤各剂量与开博通联合用药组作用相似,降低血AngⅡ最显著,均优于加味温胆汤与开博通单用组(P<0.01~0.05)。结论:味温胆汤和开博通联合用药具有降压、降低左心室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型蛋白的表达及降低血浆和心肌肉组织中AngⅡ的浓度。  相似文献   
57.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和甘草组成,主治“虚烦虚劳不得眠”。在现代临床应用中,酸枣仁汤原方除用于治疗睡眠障碍外,其原方及加减方亦用于治疗焦虑症以及失眠、心脏介入、心肌梗死等疾病合并焦虑,并与其他方剂(栀子豉汤、甘麦大枣汤、百合知母地黄汤、金铃子散等)、西药(如帕罗西汀、佐匹克隆、依那普利、氨氯地平、二甲双胍、盐酸舍曲林等)、中医针刺或穴位贴敷等联用,用于治疗单纯性焦虑及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癌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疾病合并焦虑,临床治疗结果表明酸枣仁汤及其加减方能明显降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等焦虑评分,改善焦虑症状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实验药理学研究发现,酸枣仁汤通过调节脑内激素水平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谷氨酸(Glu)、β-内啡肽(β-EP)等的含量;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环伺因子-α(TNF-α)水平,增强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下调T淋巴细胞增殖来调节免疫功能;通过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水平及增加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来调节内分泌水平,进而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稳态而达到防治焦虑的作用。该文对酸枣仁汤防治焦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酸枣仁汤作用原理和物质基础研究以及焦虑症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不同中药制剂治疗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0例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三七片组、复方接骨片组和对照组。观察3组患者消肿止痛效果、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及原始骨痂出现时间。结果:止痛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组及复方接骨片组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消肿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90%、80%,优于对照组的61.67%。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86.67%、95%,优于对照组的75%。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在第2周即有原始骨痂开始出现,4周内分别有93.33%、9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而对照组在第3周才可见原始骨痂出现,4周内有6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结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均能够减轻患部疼痛,促进患部肿胀消退,提高血碱性磷酸酶水平,促进原始骨痂形成。骨折早期(2周内)口服复方三七片有利于消肿止痛,骨折2周后口服复方接骨片有利于骨痂生长、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9.
竹皮大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历代注家对该方认识不一,多数认为该方以竹茹为君药,旨在清热除烦,安中降逆,后世临床医生常遵此法,而对原条文中记载的"安中益气"重视不够。对此,笔者基于原文,经反复研读,认为竹皮大丸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的小建中汤在病机、症状、治法、方药上有诸多相似,两者乃是一脉相承,皆以甘温药物,清降阴火,但又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60.
Sanqi is a popula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ommonly used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Notoginsenoside R1, ginsenoside Rg1, Re, Rb1 and Rd are the major active constituents of Sanqi.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 behavior of the five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otal saponin from Sanqi when it was used in the blood stasis animals or in combination with Geg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five active constituents in rat plasma were determined by an ultra-HPLC–ESI–MS/MS method. The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the unpaired student's t-test. It was found that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notoginsenoside R1, ginsenoside Rg1 and Rb1 represent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tween the normal rats and the blood stasis rat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total saponin from Sanqi (TSFS).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in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all the five constituents between administration of TSFS alone and combined with total flavonoid from Gegen (TFFG) in blood stasis rats. It suggested that the pharmacokinetic behavior of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SFS could be changed when it was used in blood stasis animals or in combination with TFF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